第687章 利益相关者-《富矿》
第(2/3)页
煤矿采用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选设备,装车系统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。
煤矿旁边就是铁路,往南不到一百公里就是玉都钢铁厂,再往南还有海港,完全不愁销路。
不过天公不作美,东北那边此时正在下大雪,天气预报显示,大雪至少还得下两天,辽省多个城市的飞机已经停飞,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通航。
作为主人,杨东升得提前过去。
这次投产仪式,他们邀请了国家相关部委及辽省主要领导参加,杨东升不说先把煤矿看一遍才能放心,总得去迎一迎各方的客人。
好在辽省距离华京不算太远,两地之间铁路早就已经开通,杨东升索性乘坐火车前往。
躺在卧铺上,杨东升拿出杨槐给他的那些剧本。
连读了两个剧本,杨东升就被第二个剧本深深吸引了。
这是一个犯罪嫌疑剧,虽然文采一般,但是情节非常精彩,杨东升在里面看到了《看不见的客人》的影子。
杨东升看了看作者名——李胜!
完全没听说过的名字!
不过这也不奇怪,世间从来都是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!
杨东升这两年也算了解了不少影视娱乐圈的内幕,八九十年代,中国影视圈搞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去故事性革命,整个电影圈都被忽悠瘸了。
那批脑子进水的第六代导演,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。
后世资本进入这一行后,把整个行情都抬了上去,但是对编剧的地位不但没有任何提升,反而降低了。
喊出了什么今后不再需要编剧之类的口号。
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,资本历来都是逐利的,电影票房再高,哪有股市上赚钱容易?
它们的目的打一开始就是为了把电影公司拿去上市。
想上市,想抬高股价,就必须有稳定的可预见的利润。
而好剧本从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,偶然性太大。
第(2/3)页